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,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,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,亚洲精品久久麻豆蜜桃,在线 中文 天堂

首頁 > 典型人物 > 脫貧攻堅典型人物 正文

?寧夏育才中學

稿件來源: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民族事務委員會 發(fā)布時間: 2021-12-12

寧夏育才中學位于銀川西夏區(qū)金波北路學院東路,占地860畝,建筑面積近18萬平方米,是自治區(qū)黨委、政府為進一步加快寧南山區(qū)脫貧致富步伐,加大寧南山區(qū)人才培養(yǎng)力度,提高貧困地區(qū)人口素質,維護民族團結穩(wěn)定,促進社會和諧發(fā)展而建設的一所自治區(qū)一級教育扶貧示范性高中。近年來,寧夏育才中學扎實開展教育工作,穩(wěn)步推進教學改革,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教育,學校辦學質量、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,形成了良好的校風、教風和學風。

一、加強組織領導,建立健全民族團結工作機制。學校非常重視師生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,將“民族教育”列為2015年制定的新一輪《五年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“特色教育”之一,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相結合,同部署,同安排。

二、以宣傳為手段,營造濃厚氛圍。為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濃厚氛圍,學校大力宣傳民族團結教育工作,召開全體教職工動員大會,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提出了三點要求:一是深刻認識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、緊迫性。二是準確把握目標要求,明確方法步驟,扎實深入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。三是加強領導,狠抓落實,確保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取得實效。同時,學校每周一的校委會和每月一次的黨委中心組(擴大)學習會,除堅持學習國家和自治區(qū)的政策理論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同時把學習黨的民族政策、民族理論和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學習。

三、以培訓為平臺,提升教師素質。開展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關鍵是對學生進行教育,要想更好地對學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,師資培訓工作是關鍵。因此,學校一方面積極開展理論學習,定期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民族教育相關文件精神,使廣大教職工進一步統(tǒng)一思想,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民族政策,增強全體教職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。另一方面聘請學校政治教師積極開展《黨和國家民族政策》專題講座。

四、著眼于細節(jié),突出民族教育重點。一是民族教育進課堂,取得成果豐碩。學校把民族團結教育作為學校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,不僅把民族團結知識安排在青年黨校的政治理論學習中,在學生的政治課中深入強化馬克思主義國家觀、民族觀、宗教觀、歷史觀和文化觀教育。少數民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普遍取得了很大的進步,建校以來,學校共培養(yǎng)十一屆21813名畢業(yè)生,民族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。二是校園文化浸潤透,聯(lián)手共建促團結。學校教育中心制訂了《民族團結創(chuàng)建活動計劃》及安排表。針對年級特點,開展“學英雄,見行動”“手拉手”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,利用主題團隊會、板報、手抄報、舉行知識競賽、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,使民族團結教育貼近學生、貼近實際、貼近生活。

五、幫扶互助,扎實推進教育扶貧和精準扶貧。根據自治區(qū)教育廳《自治區(qū)普通高中結對幫扶方案》精神,學校與彭陽一中進行結對幫扶,通過開展“送課下鄉(xiāng)”“聚焦課堂”觀摩活動、教育教學研討會觀摩、聯(lián)合教研、學生發(fā)展指導工作經驗座談等活動,多途徑實現“一對一”教育幫扶,充分發(fā)揮教育在推進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中的能動作用。學校還認真落實《自治區(qū)教育工委 教育廳干部聯(lián)戶扶貧實施方案》的安排,承擔西吉縣震湖鄉(xiāng)河灘村東坡組20戶貧困家庭的幫扶任務。

六、接收玉樹學生復課,大愛彰顯民族團結。2010年4月4日,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(fā)生里氏7.8級特大地震,寧夏率先伸出援助之手,育才中學接收了150名玉樹學生復課。

七、鞏固活動成果,構建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校園。學校2013年被評為全區(qū)民族團結進步創(chuàng)建示范學校,學校全體師生在創(chuàng)建活動中增長了民族知識,增強了民族團結意識,“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,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,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”思想深深扎根各族師生心中,各族師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。

>>><<<